為全面保駕護航第十五屆全國運動會(以下簡稱“十五運會”),彰顯“科技保電”理念,11月14日,在中國國際高新技術成果交易會(以下簡稱“高交會”),南方電網深圳供電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南網深圳供電局”)攜手華為,在電力通信領域取得重大突破,選取十五運保電關鍵站點,搭建“通量一體”量子加密專網,實現十五運會電力指揮中樞到前線保電指揮部全鏈路、端到端電力通信量子加密能力。

全球能源領域首張“通量一體”量子加密全光通信網深圳供電局成功投運
基于量子的物理屬性底座構筑“永不可破解”的保供電安全護盾
當前世界主流的傳統加密模式,在面對即將到來的量子計算時代,凸顯日益增加被破解的風險,即便當下暫時沒有量子計算的威脅,也有被“現在存儲,未來破解”的風險。量子加密技術,與量子計算,就是“盾”與“矛”的攻防關系。基于量子“觀測即塌縮”的物理屬性,黑客一旦實施攻擊竊取行為,即改變了量子態,同時基于量子“不可克隆”的物理屬性,攻擊者也無法完美復制一份一模一樣的量子態,偽裝攻擊。
借助上述量子屬性,深圳供電局先行先試,基于電力通信網,加載量子加密技術,全力構筑“永不可破解”的保供電安全護盾。
實現電力行業量子加密新業務場景應用
在具體部署上,深圳供電局選定兩條保電關鍵鏈路共計6座變電站,基于通信傳輸和量子加密融合一體平臺——華為OptiXtrans E6616為載體,構建保電通信量子加密專網,開通并試運行生產實時控制業務(自動化遠動專線通道、穩控專線通道)、智能專網業務(站內無人機巢、四足機器人、攝像頭智能終端信號)及視頻會議業務等電力通信關鍵業務場景。經過歷時多天的運行測試,量子加密設備在復雜城市電網環境中表現穩定、兼容性優異,完全滿足各類關鍵業務對高安全性、實時性與可靠性的嚴苛要求。
四個創新點:全棧自主創新、量子加密功能小型化、復用現有通信設備、“通量”共享光纖資源
深圳供電局“通量一體”量子加密專網建設項目負責人劉植偉表示:“本次建成的量子加密通信專網,實現設備全棧自主創新,完全由國內生產確保供應安全。同時,有賴于國內量子加密小型化研究進展,本次部署實現量子加密功能板卡化,可直接加載于深圳供電局現網通信設備,無需新增購買設備、無需占用額外光纖資源、顯著降低建設與運維成本,在不改變原有網絡架構的基礎上實現通信安全能力的跨越式提升。”此次深圳供電局與華為在量子加密領域的合作,標志著全球電力行業首次實現量子加密與通信光傳輸設備的深度融合,并將其成功應用于電力關鍵業務場景,有力推動電網數字化與智能化安全防護體系邁入全新階段。
三個成效
一、實現“十五運”保供電關鍵節點電力通信數據傳輸“本質安全”:經過十五運期間歷時多天的運行測試,量子加密設備在復雜城市電網環境中表現穩定、兼容性優異,完全滿足各類關鍵業務對高安全性、實時性與可靠性的嚴苛要求。
二、利用量子技術提升變電領域傳輸數據長期安全性,提前布局“后量子密碼” :依托量子通信(加密)技術的抗量子計算破解性,能夠長期保護數據傳輸的安全。面對攻擊者“現在存儲,未來破解”的風險,公司布局量子科技創新與實踐工作,為電力行業應對未來安全挑戰提供實踐依據與有力支撐。
三、響應國家科技創新戰略,彰顯南方電網公司服務國家戰略的責任擔當:項目實踐為傳統網絡基礎設施的量子化升級提供了可復制的南方電網“深圳模式”。響應國家科技創新戰略,創新應用量子信息技術,不僅提升電網安全水平,更彰顯了公司在關鍵技術自主創新、服務國家戰略中的責任擔當。







評論